对外交通
农村交通
水上交通救援基地
重庆日报讯 近年来,彭水县针对本县实际,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推动脱贫攻坚、改善环境的抓手,着力解决农村交通“最后一公里”,让其变成“第一公里”,让交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民众。
彭水县交委在组织编制完善《县乡道公路网布局规划》等系列规划的基础上,对接全市交通建设“三年会战”,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清晰。利用2个月时间,对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开展了现场踏勘,做到底细清、情况明、计划下达精准。2017年,完成村通畅72个项目319.4公里,村通达55个项目218公里。根据全县农村交通现状和群众需求情况向市里申报农村通畅公路4536公里、通达公路1587公里。总结出一套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制度并坚持执行,坚持每个项目“第一公里”由交委技术人员现场把关做好示范,其余路段参照执行,切实把农村公路建设成为老百姓放心的工程。
在建好的基础上,彭水加强农村公路管养。明确了农村公路管理的主体责任、行业监管责任、行业指导责任、养护管理责任,即县公路局、县路政管理大队负责县道养护管理,乡镇街道负责乡道养护管理,村养护协会负责村道养护管理。所有乡镇街道设置交安办,有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为缓解农村公路水毁资金不足,引入商业保险机制,把全县已建成农村公路纳入公路综合保险,由保险公司承担农村公路自然灾害和意外损毁风险。利用公益性岗位养护管理农村公路,有效保证了农村公路有人养护。
坚持农村公路建设融入脱贫攻坚。全县2017年贫困村通畅项目33个173公里,通达27个105公里。对深度贫困乡镇专题作业,起草了三义和大垭深度贫困乡交通建设规划通过县上和市上审核,完成大垭乡17.3公里彩票路测设外业工作和三义乡50公里小康路测设外业工作。对口帮扶普子镇通畅公路建设8公里、通达公路建设计划12.4公里,将石坝子村佘家坝至月亮坝渡改人行桥纳入建设。
交通服务与应急水平不断提升
彭水坚持建得好、用得好、服务好,全面提升道路服务和应急服务水平。
——道路运输服务水平不断增强。通过调整、延伸现有客运线路等方式,对18个贫困村投放运力。坚持农村客运车辆经营主体公司化、经营主体标准化、经营方式灵活化、经营范围区域化、经营期限时效化,基本实现统一招聘驾驶员、统一车型、统一标识、统一调度、统一票价、统一检测,进一步规范营运管理,实现了客运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将老车站整体搬迁至沙坨客运站,方便了群众出行,提升了服务水平。初步构建起布局合理、节点联网的农村公路站场体系,全县36个乡镇全部建起乡镇客运站,已建成农村客运招呼站点357个,极大地方便了农村群众的出行。
——水上应急救援能力明显提高。不断完善万足、县城、保家、连湖4个水上应急救援站点功能,充分储备了救援物资装备,充实了应急救援队员23名。万足海事救援基地是全市功能最齐全的6大水上应急救援基地之一。县城应急救援中心投入运行,配备了安全监督艇“渝海巡1006”,有应急救援队员7名,投入运行以来已接警并成功救助落水群众9名,挽回经济损失百余万元。年初全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暨现场推进会在彭水召开。县港航处被市委宣传部命名重庆市第三批岗位学雷锋示范点,被市人力社保局、市安监局授予重庆市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称号。
打造廉洁交通队伍
彭水县交委在坚持抓好建设、管理、服务的同时,丝毫不放松队伍建设与管理,为交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纪律和力量基础。
——强化风险防控。在全行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党组主体与派驻纪检组监督“两个责任”,加强领导干部用权、工程建设、行政审批、交通执法4个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建立了在编干部职工廉政档案,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围。
——强化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四风”和“不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不断强化干部职工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教育广大职工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重庆市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八严禁”、生活作风“十二不准”,严肃工作纪律,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树立交通行业良好形象。今年来共开展专项督查6次,排查廉政风险点12个并逐一落实了预警防控措施。
——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密切联系群众,解答群众的疑惑,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60项行政审批事项入驻行政服务中心。今年,彭水县交委领导接访群众超100人次,办理信箱邮件47件、回复舆情15件;71件人大代表建议、26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