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购买小客车指标实际无法使用,郭某将王某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决双方签订的协议无效,返还购车指标款并承担案件受理费。一审法院判决王某返还郭某车辆指标款3.7万元。王某不服,上诉至二中院。日前,北京二中院经过审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16年郭某托朋友找到王某,请求王某为其寻找北京市小客车指标。后王某找到张某名下小客车指标。同年3月3日,王某向郭某出具《指标协议》一份,载明:“2016年3月3日郭某购买王某背户指标一枚,金额3.7万元。首付7000元,待车辆上完牌照后付清全款。”
2016年3月3日,郭某向王某银行账户转账7000元。同年3月7日,郭某通过微信分四次向王某支付款项共计3.4万元。后因指标实际无法使用,郭某将王某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确认郭某和王某签订的《指标协议》无效,王某返还4.1万元购车指标款并承担案件受理费。
一审法院经审理判决,确认郭某与王某签订的《指标协议》无效,王某返还郭某车辆指标款3.7万元。王某不服,上诉至二中院。
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王某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处理结果并无不妥,故驳回王某上诉,维持原判。
主审法官表示,王某与郭某签订的《指标协议》违反了《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合同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一审庭审中双方均认可4000元为买车的介绍费,不属于车辆指标款的范畴。据此,在《指标协议》被认定无效的情况下,王某基于《指标协议》向郭某收取的3.7万元,应当向郭某返还,据此,二中院作出上述判决。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