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政府近日表示,由于加拿大一直拖延解决其滞留在菲垃圾问题,菲方已下令暂停所有公务人员访问加拿大。菲政府签发的一项内部备忘录规定,“政府各部门还要减少与加拿大政府的官方交往”。垃圾滞留引发两国关系恶化,足见问题之严重。
事件的起因是,2013年至2014年间,一家加拿大公司向菲律宾出口了103个集装箱的垃圾,集装箱外贴有可回收塑料的标签,菲律宾已处理了34个集装箱的垃圾,目前仍有69个集装箱滞留在菲港口。菲律宾海关表示,检查发现这69个集装箱中只有少量可回收塑料,大量为电子产品垃圾和厨房垃圾等。菲律宾和加拿大都是《巴塞尔公约》的缔约国,该公约旨在遏制越境转移危险废料,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料。加拿大如此做法,引起菲方强烈指责。菲律宾一再敦促加拿大运回这批垃圾。未能按期运回垃圾的加方承诺今年6月底前运走滞留垃圾,但遭到菲律宾拒绝,菲方坚持要自行“遣返”这批垃圾。
在“转嫁”给别国的垃圾中偷梁换柱,企图蒙混过关,被发现后一拖再拖……加拿大方面的做法也引起菲律宾民间强烈不满。近期,在加拿大驻菲使馆外,集结了众多抗议示威的菲律宾民众,他们打出了“立即撤走你们的垃圾”“是时候让富裕国家自己处置垃圾了”等横幅。有民众气愤地表示,世界只看到加拿大的美丽风景,却看不到菲律宾为此付出的代价——垃圾成山。就连加拿大《温哥华太阳报》也对这种非法往海外运输垃圾的行为予以批评。
“由于在菲律宾处理有害垃圾成本更低,遇到的法律和环保障碍也更少,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就利用自己的经济地位,打着‘回收再利用’的幌子向我们出口垃圾。这些垃圾根本没有回收再利用价值。”菲律宾环保团体“禁止有毒垃圾组织”副主任雷纳尔多·圣胡安说。
长期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出于处理成本等因素考虑,常年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各类垃圾,尤其是塑料垃圾。联合国数据显示,德国、美国和日本去年出口塑料垃圾均超过100万吨。美国则向发展中国家出口15.7万个装有塑料垃圾的大型集装箱。不少媒体大声疾呼,发展中国家正成为发达国家的“垃圾处理场”。自己造成的污染,却想让别人来埋单,这显然不公平,也不可持续。近来,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都明确表示将禁止进口“洋垃圾”。
有菲律宾学者认为,国与国的垃圾争端,从某种意义上是发展中国家承担了大量隐性环境成本,并在客观上掩盖了发达国家现有发展模式的某些不足和弊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当地媒体呼吁,解决垃圾处理难题,应该由各国从自身法律、经济、管理等层面采取联动措施,以环保的科技手段去减轻垃圾对地球的危害,而不是一味“甩锅”。到处出口洋垃圾,实际上是以邻为壑,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当休矣。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