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至昆明国家高速公路江西省境内的核心路段,梨温高速(梨园至东乡段)是串联江西东西部的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区域经济流通的关键使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交通流量的持续增长,梨温高速面临着全新挑战。为了提升运行管理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江西交投携手华为启动了智慧升级工程,旨在通过引进ICT新技术,打造全国首个“建管养运服”一体化智慧高速项目工程,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出行服务。
明确目标 建设“建管养运服”一体化智慧高速
梨温高速原设计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h,于2002年建成通车。而随着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原设计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2022年,梨温高速全线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改扩建,为智慧高速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中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梨温高速原有体系存在不足,如未形成基于智慧高速数据融合的应用管理体系,前端感知设备不足导致视频盲点多,事故主动发现能力弱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梨温高速的运行管理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梨温智慧高速工程应运而生。该项目依托沪昆高速梨园至东乡段改扩建工程同步实施,通过携手深耕智慧交通领域多年的华为,引进视频雷达拟合、数字孪生、仿真预测、主动管控等ICT新技术,逐步实现全线运行状态查看与态势推演、全路段气象信息服务、车道级伴随式信息服务及主动安全管控等功能,从而提升运行管理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并且打造出全国首个“建管养运服”一体化智慧高速项目工程。
智慧升级 打造高效安全交通动脉
梨温智慧高速工程首先从技术革新入手。视频雷达拟合技术的引进,如同为高速公路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通过融合视频和雷达数据,实现了对道路交通状况的全方位、精准感知。无论是车流量的变化,还是突发事件的产生,都能被迅速捕捉,为后续的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为破解海量数据处理难题,梨温智慧高速构建数字孪生平台,在虚拟空间中精准复刻现实路网。管理人员可借此平台实时查看路况,开展交通仿真推演,提前预判拥堵、事故等风险,真正实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为了将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出行便利,梨温智慧高速工程还打造了智能云控平台。这个平台就像高速公路的“智慧大脑”,集成视频、预警、决策等功能。通过态势分析引擎与交通仿真引擎,管理人员可对道路交通进行实时查看、智能调度与高效管理,显著提升通行效率与安全保障水平。
在此基础上,梨温智慧高速构建一体化应急指挥系统,整合通信与视频资源,实现应急事件的快速响应与高效处置。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协调多方力量救援,保障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为进一步完善感知体系,还将雷视拟合、无电无网、无人机等技术相互融合,构建全天候智能检测体系。无论昼夜晴雨,皆可实现对道路交通状况的全面精准查看,为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最后,梨温智慧高速构筑了“建管养运服”一体化全周期数据要素体系,基于BIM与数据管理技术,整合道路建设、管理、养护等全生命周期数据,为交通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奠定未来智慧化升级基石。
数智赋能 引领交通新未来
梨温智慧高速工程的成功,是江西省交投集团与华为等科技企业深度合作的结晶。通过引入智慧高速数据融合技术,项目实现了跨越式的价值提升。
如今,路侧感知网络的完善,使盲区减少70%以上,道路运行状态实现全息化覆盖,为安全管理筑牢了第一道防线。AI算法与感知设备的深度融合,更将事故主动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5%,推动安全管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警”模式转型,交通态势预测系统可提前30分钟预判流量变化,使拥堵事件处置效率提高40%。
此外,依托大数据分析平台构建的事故热力图与养护决策模型,使救援到达时间缩短25%,养护资源利用率提升35%,形成“查看-预警-决策-处置”的全链条智慧化管理体系,为公众出行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丁光明表示,梨温智慧高速,让运营管理部门对高速公路路况和事故的感知效率由分钟级提升至秒级,有效解决了高速公路保通畅的难点和痛点,处理交通事故的时效也大大提升。
面向未来,江西交投将与华为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持续优化智慧高速系统,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并为交通行业的智慧升级树立新的标杆。同时,华为也将依托其在ICT领域的深厚积累,不断发挥自主创新能力优势,围绕智慧交通领域打造出更多的场景化解决方案,切实赋能交通行业的数智化转型,为“交通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张扬)
(新媒体责编:zhangyang112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