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斯里兰卡科伦坡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高地山区,查米卡的人生轨迹因中交一航局一公司的项目而改变。十年间,他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更成为连接中国建设者与南太平洋岛国的“文化桥梁”。这段跨越万里的旅程,不仅是一段个人成长史,更是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巴新项目部海外“家文化”与属地化实践的生动写照。
异乡变故乡,一航筑起暖心之家
2014年,当科伦坡的项目结束后,查米卡毫不犹豫选择跟随一航团队转战巴新。巴新六座桥项目的建设任务让他重新认识了这家中国企业:父亲猝然离世时,项目部为他抢到唯一一张商务舱机票;为照顾年幼子女,项目部特批延长休假。当他主动请缨操作平地机回报团队时,项目部的同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为他点赞。
从技术工人到国际化多面手
在哈根一期道路工程中,查米卡与技术员李子豪结为师徒。从拆迁协调到沥青摊铺,这对“跨国组合”用实践破解难题:李子豪将国内成熟工艺与澳标规范结合,查米卡则把英语知识转化为皮钦语教学。当属地工人们喊出“兰卡帝萨(老师)”时,这条穿越雨林的道路已然成为了文化交融的纽带。
不久后,巴新项目部转战钦布省,查米卡迎来了更高的挑战。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阻断了全省唯一的交通动脉,他作为应急联络员,连续48小时动态汇报抢修进展,让监理团队为项目部效率点赞。
“ 兰卡帝萨 ” 的传承 接力
在基础教育薄弱的巴新,查米卡推广延续项目部的“双语课堂+澳标竞赛+实操比武”培训模式:用皮钦语解读“平整度”,拿图片演示坍落度测试流程。当箱涵工艺优化解决困扰村民多年的积水问题时,当地人扛来香蕉致谢,他则回赠烤鱼鼓励:“跟着一航学技术,以后你们也能自己建设家乡!”
如今,查米卡的故事吸引更多斯里兰卡同胞加入一航:实验员卡叶、测量员帕萨……这支“兰卡战队”活跃在巴新各项目。正如查米卡常说的:“一航给了我第二个家,现在我要帮更多人把技能带回家。”
从斯里兰卡到巴新,从基层工人到技术骨干,查米卡的蜕变印证着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巴新项目部“属地化2.0”的深层逻辑:以真心换真心,用技能促共赢。在这片南太平洋的热土上,“兰卡师傅”们正与中国建设者共同书写着比沥青更坚实、比烟花更绚丽的友谊篇章。杨建国
(新媒体责编:wa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