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粮颗粒归仓,金黄的秸秆本该是丰收的见证,但在连徐高速公路沿线的部分桥涵下方,却成了秸秆、柴草等杂物的“临时堆放场”。这不仅严重挤压了桥涵的结构空间,威胁桥梁安全,更在高温炙烤下化身易燃的“火药桶”。而即将到来的汛期,这些堆积物又可能变身“拦路虎”,阻塞排水通道,放大水患风险。桥涵下的小问题,实则是关乎通行安全与结构稳固的大隐患。
面对这一季节性顽疾,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连徐支队第四大队结合汛期暑期安全整治及“安全生产月”部署,对辖区重点桥涵展开“拉网式”排查。行动中,执法人员创新巡查模式:无人机高空“扫雷”,精准覆盖桥下盲区;执法人员地面“细查”,不放过任何死角。 通过“空地协同”,20余座重点桥涵的“健康状况”被逐一精准掌握。
发现问题后,大队迅速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主动对接属地乡镇政府、村委会。一方面,组织力量高效清理,累计清除堆积物15处,清运秸秆杂物500余平方米,及时为桥涵“减负排堵”。另一方面,宣传同步入心。执法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村居院落,用通俗语言向群众讲解桥下堆积的三大危害(危害结构安全、易引发火灾、阻碍排水防汛)及相关法规,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着力提升沿线群众爱路护路意识,从源头预防问题发生。
下一步,连徐支队第四大队将持续拧紧巡查监管的发条。强化桥涵等重点部位的常态化、精细化巡查;建立隐患动态排查和闭环治理的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回头看”,防止问题“春风吹又生”;深化“一路多方”联勤联动,凝聚共管合力;持续加大爱路护路宣传的覆盖面和渗透力,从思想根源上筑牢杜绝桥涵堆积物的“防火墙”,为人民群众的安全、便捷出行提供坚实、长久的保障。(文:张亚芹 龚争光 图:朱永春)
(新媒体责编:fujia112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