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曲靖市政务局服务中心大厅,你的目光就会定格在曲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驻政务中心交警服务窗口。该窗口现有民警2人、辅警7人,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团结奋进的集体。自2017年11月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以来,在市公安局、市政务局和交警支队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他们始终牢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以创人民满意、树窗口形象为衡量工作的标尺,紧紧围绕交管中心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业务精湛的“领头雁”
在曲靖,到哪里办理车驾管业务、处理交通违法最方便,群众第一选择的就是南城门会堂的政务服务中心,不仅仅是因为交通方便,地点好找,更重要的是,工作人员服务周到、态度和蔼、办事超快,能让前来办事的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满意而归。作为公安机关驻政务中心依法行使交通管理职能的窗口,每天都与成百上千的群众打交道,其工作效率的高低、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整个公安机关的形象,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刘涧,曲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驾管科民警,也是政务大厅交警窗口负责人,她身患疾病,经过多次治疗后,医生建议她在家静养,但她却选择在康复过程中仍带病坚持上班。工作中,她总结出“三多一少”的服务理念——多倾听、多提醒、多克制、让群众少跑路,在三尺窗口尽情展现人民公安的巾帼风采。在车管所工作,除了面对正常办理业务的群众,还会碰到一些企图用虚假的资料取得合法证件的人员。多年的工作经历,让她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她努力用业务知识武装自己,锻炼自己识别假证、假牌的能力,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2020年8月初,一名女子手持国外驾驶证来到政务大厅咨询,要求换领国内驾驶证。审核资料时,刘涧一眼发现她的驾驶证有伪造嫌疑,不予办理,可是,该女子一口咬定自己的驾照是在国外考的,这时,刘涧拿出国外驾驶证样本进行比对,对方这才承认自己借同事的外籍驾驶证进行了伪造的事实。刘涧语重心长地对该女子说:“提供虚假资料换取国内驾驶证一经发现将被撤销,而且三年内不得报考驾驶证,你这么做岂不是得不偿失?”女子惭愧地低下了头,表示:“谢谢你的善意提醒,我一定努力练习,用实力考取驾照……”
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政务大厅平均每天办理车驾管业务395笔,处理交通违法220起,面对枯燥而繁琐的工作,工作人员容易忽略与群众的沟通和交流,服务效果会大打折扣。辅警丁佳专门写下一句格言:“把自己当别人,把别人当自己,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他时常以此警醒自己,在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中把真情服务融入每一个工作环节。办理业务过程中,丁佳发现,每个窗口都会频繁出现重复答疑的情况,这就会占用其他办事群众的等待时间,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丁佳主动请缨,将自己所在的104号窗口定为“特别”窗口,“特别”窗口成立以来,丁佳一直致力于为群众解决各类疑难业务。大家纷纷称赞他:“104号窗口的工作人员是为群众服务的义务引导员!” 2021年4月的一天中午,丁佳看到一位老年妇女在大厅徘徊,便主动问道:“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对方为难地说:“我女儿的驾驶证丢失了,可她在外地工作,不方便回来。我想帮她补一本,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接过老人手中的资料,丁佳把她带领到104号受理窗口,安抚道:“大妈,您别急,我先帮您看看资料全不全?”他一边为老人办理业务,一边向她介绍车管所推出的便民措施。短短的三分钟,丁佳就帮她补好了证,老人满脸惊喜地说:“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谢谢你,小伙子!”
秉公执法的“铁面人”
在很多人眼中,车管窗口是一个“热门”岗位。可是,辅警卢佳盈并不这么认为。她常说,权力是把“双刃剑”,用不好会重伤自己,只有正确运用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力,永葆警察的清廉本色,才能无愧于头顶的国徽和身穿的警服。2020年8月24日,违法处理窗口辅警卢佳盈在办理业务时,一名办事群众说:“麻烦帮我把这几条违法处理了吧,驾驶证都在,只是本人没有来”,卢佳盈告诉他:“按照规定,只有人和三证齐全才能处理违法行为,本人不亲自来,业务办不了,你务必请驾驶证本人到场处理。” 这名群众没有想到,在一名辅警面前吃了闭门羹,随即灰溜溜的走了。临近下班,卢佳盈发现桌面上有一个信封,打开后,看到了100元现金,她的第一反应是主动将钱上交到支队纪委。无论对同事还是群众,卢佳盈始终坚持依法办事。在她面前,符合法律规定的事不用找人托关系都能办,违反原则的事无论是谁托请都一律谢绝。
岁月洗礼棱角,甘做山间小草。工作中,政务服务中心车驾管窗口的民、辅警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真情服务群众,默默诠释着人民警察“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他们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着整个业务大厅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通讯员/张礼成)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