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我国盾构领域捷报频传——深江一号海底隧道盾构机下线,将在海底100米下掘进;世界首台双结构硬岩掘进机“雪域先锋号”在西藏林芝始发;全球最大直径全断面硬岩掘进机“高加索号”在格鲁吉亚首发……从海底到高原,从国内到国际,我国盾构技术实现了多点突破,中国的隧道成为中国新名片。
作为交通大国,我国基建能力和水平一直为世界称道,涌现出多张中国名片。但我国基础研究不足、前沿关键技术研究相对落后、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很多交通运输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都尚未掌握。
向交通强国迈进,首先是交通科技强国,科技创新是交通强国建设的第一动力。
科技创新是更高效开展建设的需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要完成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任务,交通运输产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有许多欠账要补�?�“灰桶瓦刀压路机”的旧有施工模式,很难满足需求,必须用科技水平的提升带动效率提升。
科技创新有助于啃下更硬的“骨头”。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基础条件好、容易施工的项目建设情况都不错。还需要加大气力建设的项目往往更加复杂,面临更多变的天气、更恶劣的地质条件。只有发力创新,用科技突破一个个难点,闯过一个个难关,才能使交通条件更加均衡,普惠更多群众。
靠科技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先机。新发展格局下,交通建设不再是关起门来修自家的路,而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当好先行、提供支撑。交通建设要走向国际,要适应更多的环境、满足更多的标准,归根结底是要提高技术水平,用硬实力在更高水平竞争下占据有利地位。
提高交通领域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强规划引领。近日,交通运输部与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意见》,并共同出台《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提出了未来5年至15年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任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提高交通领域自主创新能力,要更加重视开展基础研究�;⊙芯烤龆ㄗ沤煌煊蚩萍即葱碌纳疃群凸愣龋诨⊙芯亢陀τ没⊙芯俊⒐丶诵募际�、现代工程技术、前沿颠覆性技术方面提前布局,加大研发力度。
“十四五”期间,我国已部署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载运装备与智能交通技术、川藏铁路、新能源汽车四个交通专项。要依托专项任务,突破技术难关,推动先进适用的新科技、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集中应用,加快科技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同时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平台和科技人才。
交通运输行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还要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生物安全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应用,以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为主线,用科技创新赋能交通运输发展。
(新媒体责编:qiaoyidan)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