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苏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发布《苏州市疫情防控2022年第10号通告》,苏州交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严格落实交通防控各项要求,主动出击、挂图作战,集中所有精力打好这场硬仗!
扎紧包围圈 严守输出关 苏州交通实现精准封控
当前正值节后开工开学之际,北京冬奥会正在举办,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全国全省大局,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对当前严峻的疫情形式,苏州交通严格落实道路交通管控,严把各道关口,减少人员流动,坚决有力防止疫情外溢。
根据《苏州市疫情防控2022年第10号通告》要求,自2022年2月15日零时起,在全市关闭15个高速公路入口,设置31个高速公路离苏查验点,驾乘人员应携带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健康码为绿码。同时,严格旅客运输管控,暂停省市际道路客运班车、包车以及省市际毗邻公交。通过铁路客运离开苏州的旅客,严格检测体温并查验健康码、行程卡。
通告发布后,吴中区交通运输局立刻组建党员突击队,与来自公安、城管系统的工作人员等联合成立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实行24小时值守,于2月15日0点起,吴中区6处高速公路“查验点”正式对经公路驾乘车辆离苏人员逐一进行核酸阴性证明及健康码查验。同时,每到一个查验点前,都有语音或标牌提示“离苏司乘人员应携带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健康码为绿色”,确保现场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且未出现车辆积压现象。
截至2月15日0-12时,全市离苏通道查验点共投入人员354人次,检查车辆7627辆次(放行2263辆次,放行车辆占29.67%),检查人员9782人次(放行2997人次,放行人数占30.64%)。
城市公共交通关乎群众日常出行,疫情当下,暂停了封控区及周边的公共交通,对途经中高风险地区的公交线路实施甩站运行。同时,严格落实运营中公交车辆的防疫管控,每辆营运车辆均配备专人上车,负责为乘客测量体温及查验健康码,并强化车辆场站消毒通风,继续保持公交营运车辆每趟次消毒和通风,持续开启空调外循环。此外,提高首末站站点消毒及通风频次:由原每日2次消毒一次改为每6小时消毒一次;通风由原每4小时一次改为每2小时一次,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在公交从业人员防护管控方面,要求全体员工做到“非必要不外出、非紧急不离苏”,对于返苏人员做好严密管控,严格按照相关疫情管控手续后方可复工。在做好应急人员物资准备方面,做好口罩、消毒液、医用酒精等防疫物资储备保障工作,抓好应急转运运力的储备,并随时待命配合转运工作,坚决守好疫情防控公交防线,保障市民乘客平安出行!
加强重点防控 排查风险隐患 筑牢坚实疫情防控线
严格水路口岸疫情防控,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物品的消杀。强化船岸界面管控,严格落实非必要不登轮、不登陆、不搭靠各项措施。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积极部署,从细从严贯彻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认真排查风险隐患:部门联动配合,太仓大队主动与上海市嘉定区交通委执法大队联系,落实盐铁塘嘉定区外冈水闸不开闸放船要求;重点水域防控,市执法支队水上执法四大队在京杭运河望亭水域对途经船舶船员进行体温测量,对行程码和苏康码进行抽查;重点领域防控,在平望、震泽、松陵三个片区共设置3个流动查验组,对全区港口码头企业及进出港船舶进行监督检查;水上管控点防控,依靠苏申内港线三江口、苏申外港线急水港2个省际查验点实施24小时工作制,对所有经过船舶实施检查,及时录入报告系统,落实苏州始发地离省船舶要求提供48小时核酸阴性及健康码绿码方可放行要求,全面筑牢疫情防控水上防线。
截至2月14日0:00-16:00,水上各部门共出动海巡艇23艘次,出动执法人员96人次,巡航里程553公里,检查过往船舶40 艘次,船员81人次。
严格“两站一码头”疫情防控,严格落实戴口罩、测温验码、消毒通风、“一米线”和卫生清洁等措施。同时,为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服务,对于运输物资车辆实行优先政策,确保重点应急物资、防疫物资及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三保障一畅通”。
同时,为确保防护安全,关心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苏州交通严格落实交通一线人员的健康管理和监测,积极做好一线人员定期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工作,持续开展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疫苗接种清零行动,截至目前,前两针累计接种145900人,接种率达到98.88%,加强针接种率达到85.55%。
从严从紧、抓细抓实、“苏”战“苏”决!重大疫情面前,苏州交通人用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最有效措施投入战斗!用穿梭的身影、严密的防护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文/皋明军 陈丹)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