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莱比锡,2024年9月26日,由全国公共交通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王健主持的《重庆中心城区交通美学建设研究》,这是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与重庆市科学技术局2023年度智库调研课题课;《提升重庆交通的人文关怀与艺术表现研究》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的调研课题,由市政府文史馆馆员武辉夏和重庆交通大学兼职教授王健共同主持,联合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四川美术学院和四川音乐学院的相关人员参加了课题研究,这些调研课题探讨了重庆独特的交通景观,并提出在城市交通设施的设计与管理中,将艺术与文化元素的巧妙融入使交通景观,倡导并鼓励工程师、艺术家与公众携手合作,共同参与交通景观的打造,让每一份设计都蕴含着对城市的深情与对未来的憧憬。
王健在国际运输、交通和出行协会(T2M)年会论坛上阐述重庆独特的交通美学
在完成课题研究后,课题组成员将研究成果撰写成系列学术论文,提交国际运输、交通和出行历史协会 (T2M),入选并参加在莱比锡兰卡斯特大学举办的2024年度年大会,王健代表课题组在《出行伦理与美学》(Ethics and Aesthetics of Mobility)论坛上,发表了主题为《转型交通:将交通美学融入可持续城市交通规划》(Transforming Transit: Integrating Mobility Aesthetics into Sustainable Urban Mobility Plan)的演讲;课题组成员王涛发表主题为《把出行变成一种审美体验——基于重庆山城步道的研究》(Turning travel into an aesthetic experience: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Chongqing Mountain City Walk)的演讲;课题组成员杨峥峥也在《规划、融资和使用出行基础设施》(Planning, Funding, and Using Mobility Infrastructures)论坛发表主题为《重庆跨江索道:从衰落到重生》(Chongqing River-crossing Ropeway: Decline to Rebirth)的演讲。课题组成员与来自3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代表进行了交流。英国诺森比亚大学艺术学院的编剧兼导演克里斯(Chris Bogle)评论说:第一次听到有关旅行美学的主题,希望重庆的交通美学实践对其它城市有借鉴价值,他正在创作一部回应马克-费舍尔《资本主义现实主义》的公路小说,而王健与课题组成员已开始创作一部关于人类出行和运输历史的纪录电影,在大会闭幕式上,保加利亚电影《8号走廊》(Corridor 8#)的导演鲍里斯-米西尔科夫(Boris Missirkov)也对重庆的交通美学电影表达了感兴趣。
第四景观是《重庆市区交通美学建设研究研》课题组集团创新的概念,他们在传统城市景观划分河流(第一景观)、山岳(第二景观)和建筑(第三景观)基础上,把交通景观单列出来并以重庆独特的交通景观为例进行了系统研究。王健在论坛上简要介绍了重庆的城市地理和过去50年里建设现代立体交通系统的过程,以及多模式的交通类型,虽然一些传统的交通方式消失了,汽车也在快速增长,但地铁已成为城市投资发展的重点,按照可持续城市出行规划(SUMP),如何把人们从日常通勤的痛苦转变为愉快的出行,这是以人为本愿景的一个具体解读。王健强调基础设施在城市景观中的美学价值和性能,倡导城市当局、规划人员和设计师把交通美学纳入可持续城市出行规划的工具箱,在基础设施中增强文化和艺术氛围,重要的是在运输系统的运营和管理中,提高乘客愉快的旅行体验,城市可以创造更具视觉吸引力和宜居性的环境。
王涛在《把出行变成一种审美体验——基于重庆山城步道的研究》的演讲中,从具体美学的角度解析重庆山城步道的价值,通过对其设计、景观、文化内涵及社会影响的研究,探讨其对城市美学的贡献。山城步道通过垂直和水平的空间变化,以及多维度的设计策略,成功营造了丰富的空间层次感,提升了步道的美学价值,也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体验选择;通过材质与色彩的巧妙运用,成功地将自然与人工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独特美学价值的城市空间,这些设计策略不仅提升了步道的视觉吸引力,也增强了步道的功能性和使用体验;通过自然景观的巧妙运用,展示了自然与城市的完美融合,不仅在设计上保持了自然环境的完整性,也在视觉和生态上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价值;通过人文景观的巧妙设计,成功地将历史与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不仅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体验和审美享受,提升了步道的文化价值和吸引力。步道的存在不仅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的进步。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步道,将成为城市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杨峥峥在《重庆跨江索道:从衰落到重生》的演讲中,介绍了重庆独特的大众交通工具跨江索道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嘉陵江索道和长江索道发展的对比,提出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些特定时代的公共交通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多样化的解决办法,以长江索道为例,索道公司将失去公共交通属性的索道通过改造轿厢,在候车站楼增加文化与历史介绍板块,设置线上购票系统,与多部电影、综艺节目等文艺项目的合作,逐步转型为旅游业态,这样的转变使得长江索道成为重庆的代表性景观,获得了巨大成功。此外,演讲也提到了嘉陵江索道的拆除与重建计划,通过借鉴长江索道转型的优秀案例,期待嘉陵江索道的重建能够给游客有不同于长江索道的新体验,这需要设计者更多挖掘嘉陵江沿岸的美学特点,呈现创新的城市交通景观。
国际运输、交通和出行协会(T2M)年会部分代表合影
通过这次国际运输、交通和出行历史协会 (T2M)2024年会的学术交流和参观考察,课题组成员在德国城市充分体验到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和旅行品质的提高,对大众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方式有了深刻的理解,为打造独特交通景观、提升重庆城市魅力提供了一个国际视野。重庆交通美学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引领,以科学的规划和创新的思维为动力,以务实的行动和不懈的努力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使山、水、城、桥相互辉映的美景成为重庆城市名片,让重庆这座城市在山与水的交相辉映中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与活力。(文/王涛)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