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碳发展的背景下,利用科技防治大气污染,提升大气环境质量,保障居民健康,逐渐成为各地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必要环节。海康威视基于智能分析能力、基础物联能力、数据服务能力对大气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存储、管理和使用,助力实现大气环境污染智能监测监管,支撑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管等业务工作的高效开展。
据了解,某市就采用了海康威视大气环境智能监管系统,有效改善了全市大气环境质量。以往,市内工业企业位置分散、点多面广,企业无组织排放现象时常发生。传统的环境管理工作依赖人工抽查、现场巡检的方式,缺少全天候、智能可视的监测手段,污染发现不及时,环境管理取证难、成效不突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海康威视利用热成像、视频智能分析、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打造了一张全方位、全覆盖的智慧监测网络、一套数智融合支撑平台和一组智能监测管理应用,助力实现了全市大气污染源智能巡查、智能监测、智能预警、预警研判、APP处置反馈等全流程闭环管理。
一方面,系统选用热成像与可见光融合的双光谱云台,实现对全市大气污染排放的全天候、大范围智能巡查、预警和定位,使企业大气监测向智能化转变,监测更加及时全面;另一方面,系统一旦侦测到疑似污染排放后,还可以自动抓取并保留污染事件关联的视频和图像,为管理工作提供图文并茂的查证信息。自投入使用海康威视设备以来,某市已发现大气污染排放事件数百起,有效提升了大气污染排放监测效率、取证效率和处置效率。
目前,海康威视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基于多光谱成像、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认知等技术,构建多维动态感知网和数智大脑,能够提供空气质量监测、重污天气应急管理,以及道路黑烟车、露天焚烧、扬尘污染、VOCs、餐饮油烟等监测应用,通过视频设备、双光谱云台、黑烟车抓拍机、噪音扬尘监察设备、无人机等感知设备构建多维感知网,可以有效感知露天火点、移动黑烟、空气固体颗粒物浓度等大气环境相关数据,支撑大气环境管理工作精细化开展,科技赋能有效防止大气污染,保障居民身体健康。
(新媒体责编:pl123456xx)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