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通过网络平台、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诈骗,尤其是通过一些不明链接,盗取他人的身份、银行卡等信息,或者引导他人进行汇款。因此,嘉联支付发布【共防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指南及相关视频,提醒大家要提高防范意识,避免财产损失。
【共防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指南
冒充"公检法"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给受害人打电话,以其涉嫌银行卡洗钱、拐卖儿童为理由,给受害人发送伪造的公检法官网、通缉令、财产冻结书等,对受害人进行威胁、恐吓。以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为由,要求将其名下帐户钱款转账至所谓的"安全帐户"。
假冒熟人或领导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渠道盗取微信号、邮箱账号或其他联系方式后,向用户的熟人、下属发布信息,声称遇到紧急情况,请对方帮忙汇款到其指定账户。
网络贷款诈骗
不法分子以"无抵押""无担保""秒到账"等幌子,吸引受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陆虚假贷款网站。让受害人以"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先交纳各种费用。当犯罪分子收到受害人的转款,便会关闭诈骗APP网站,同时将其拉黑。
虚假中奖诈骗
不法分子假冒公司工作人员或公证处工作人员,以短信、打电话、电子邮件、网络消息等方式向受害人谎报其已经中得大奖,要求受害人先将"个人所得税""邮寄费""公证费""手续费"等存入其指定银行账号。
网络购物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购物网站客服工作人员给受害人打电话,说出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受害人的购物信息和个人信息,谎称其购买的产品质量有问题,需要退款赔偿。诱导其在虚假的退款理赔网页填入自己的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从而将受害人银行卡内的钱款转走。
虚构投资理财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社交工具、短信、网页发布推广股票、外汇、期货、虚拟资产等虚假投资理财信息,获取受害人信任后,又诱导受害人在其提供的虚假网站、APP投资,从而骗取受害人资金。
除以上列出的诈骗方式之外,常见诈骗方式还包括:"杀猪盘"诈骗,刷单返利诈骗,老年人保健品消费诈骗等等。
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大部分不法分子都是利用受害人趋利避害和轻信麻痹的心理,诱使受害人上当,为此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特别是有老年人的家庭,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多分析:涉及转账汇款的电话、短信、微信、邮件、QQ信息或广告等,一定仔细分析,辨别真伪。如有疑问,可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或拨打110求助咨询。
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轻易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银行账户等情况。
不转账:保证自己银行账户内资金安全,不轻易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