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全过程多专业的技术策划和优化,结合工业化生产方式特点,以标准化设计为准则,实现产品标准化、制造工艺标准化、装配工艺标准化、配套工装系统标准化、管理流程标准化。系统化集成设计、制造、装配技术,一体化制定设计、制造、装配方案并相互协同,实现设计的产品便于工厂规模化制造和现场高效精细化装配,便于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现场工作前置到工厂,实现精益化建造。部品部件的加工质量直接决定现场装配的施工质量。强化过程管理,部品部件加工时派驻驻厂建造,共同促进部品的加工质量,实现加工及安装精度控制在毫米级,为后续装修提供良好的工作界面。
通过供应链平台集采,降低建造成本。EPC中的P不仅是为项目建造所需的系列材料、部品采购、分包商采购等等,还包括社会化大生产下下的社会资源整合,系统性地分析工程项目建造资源需求。通过设计、采购、制造、装配几个环节合理交叉、深度融合,设计阶段就确定建造全过程中物料、部品件和分包供应商,精准确定不同阶段的采购内容、数量等,结合公司搭建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及合格供应商名录,将由分批、分次、临时性、无序性的采购转变为精准化、规模化的集中采购,从而实现分包商或材料商的合理化、规模化的有序生产,减少应急性集中生产成本、物料库存成本以及相关的间接成本,从而降低工程项目整体物料资源的采购成本。
设计中因地制宜,优先使用当地材料,可进一步节省材料费用及运输费用,这就需要供应链管理部门在设计前期即结合部品设计进行当地及合理运距半径之内的供应商资源,提前考察及评价,为项目集采做好准备。
在设计方案中充分考虑材料部品的性价比,过程中控制造价成本,在满足建筑产品的良好性能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通过精益设计和优化,达到设计少变更甚至是设计零变更,从而避免由于返工造成的资源浪费,从而减少成本。同时在集团总包方的统一协调管控下,将各参建方的目标统一到项目整体目标中,以整体成本最低为目标,优化配置各方资源,实现设计、制造、装配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节省,从而降低成本。突破以往传统模式下,设计方、伟造方、装配方各自利益诉求不同,都以各自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导致工程整体成本增加、效益降低。
实现技术集成应用和创新。EPC模式以整体项目的效益为目标需求,明确技术研发方向,避免只从局部某一环节研究单一技术,难以落地、难以发挥优势的问题,创新全体系化的技术集成更加便于技术体系落地,形成生产力,产生效益,发挥技术体系优势。如现在钢结构装配式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为,企业研发过于关注结构体系的研发,却忽略了与之相匹配的内外围护、机电及装修的协同研究,导致传统建造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各专业连接部位存在大量问题未解决。企业始终以产品思维指导研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在以钢结构为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基于友好性原则,集成市场上成熟的材料和工艺,通过对连接节点进行优化设计及工艺开发,并通过大量的试验验证,形成匹配市场需求的系统解决方案,目前已形成几百项研发节点,申请百余项专利,并形成标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杨延波)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