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的外因及内因共同驱动建筑工程领域的数字化转型。由外部因素来看,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影响各行各业。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占GDP比重36.2%,其总量规模和增长速度已位居世界前列。“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造就了一批新型产业的诞生,也推动各行各业向着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发展。这是外因之一。
疫情及后疫情时代的影响,新冠疫情加快了其所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新冠疫情长时间席卷全球,改变了人类出行、工作乃至生活的方式,远程办公、协同办公、智慧工地等适应多变环境及世界格局的工作方式已变为“刚需”,与建筑工程领域一贯现场办公、集中办公的模式相比,更安全、更高效以及更环保的数字化世界需要快速建立。在这一大背景下,传统建筑行业的生存方式亟待更新。自2020年起,建筑工程领域的政策改革动作频频,定额弱化动摇了19世纪50年代以来的行业计价基础,政策转向遏制了建筑产业的发展源头,而资本压缩则限制了建筑工程领域一贯的生存方式。时移世易,建设工程领域的底层生存逻辑已经发生转变,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提质、增效、节流的精细化管理方向过渡,数字化转型就能助力这一转变,凭借对其原有业务平台以及数据中台的整合及更新,叠加承载工具的使用,这一长期处于依赖密集劳动产生效用的行业,将挖掘到更多自身几余以及新的发展方向。这是建筑工程行业必须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内因所在。
自“数字化转型”兴起以来,各行各业对其概念的定义、落地实施的方式众说纷纭。其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将数字化转型定义为“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反馈的闭环,打通不同层级与不同行业间的数据壁垒,提高行业整体的运行效率,构建全新的数字经济体系”。于建筑工程行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则可以概括为以数据为生产要素,提高行业生产力,为企业提质、降本、增效。(杨延波)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