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惊雷乍起、狂风骤雨到大风呼啸、黄沙漫天,再到如今的地冻天寒、风雪凛冽,乌海棒材项目已然历时108天。从初来时炎炎夏季到冬季的寒风刺骨,由摸不着头脑到如今的轻车熟路,乌海棒材项目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上的益处,更多的是人生的历练和眼界。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周的时间眨眼而逝。在这短短的几天里,乌海棒材项目厂区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一天一个景色。当初空空如也的厂区,已经被崭新明亮的设备渐渐填满,尘土飞扬的道路,也变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水泥路,出入厂区的交通也愈加便利。外面最低气温已经下降到零下15℃,那飘然而至的雪花,让人从心里感到更加的寒冷。上下班的途中,寒风像刀子一般刺向脸庞,整个棒材项目都被这股冷冷的寒意包围着,然而是厂房内却是另外一种温度,热火朝天,人声鼎沸,调试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在大家的努力下,四台飞剪和热力检测器的调试工作已经完成,正式进入单体试车阶段;二十台轧机的调试工作也已具备,只待一周后的全线试车。在这段时间里,京诚设计院以及建龙集团不止一次地赞扬项目部调试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这让大家心里充满了自豪。
随着工程最后节点的到来,带给大家的是更加繁重的工作。机械安装队和电气队都在抓时间抢工作,午饭有时候来不及回到宿舍吃,就由专人将饭送到现场,大家轮流吃饭,绝不耽误一点时间。披星戴月,与严寒作伴,只为早日竣工,回到那个阔别已久而又无法忘记的地方。在这种艰苦奋斗、不畏困难的氛围中,所有人仿佛都忘却了时间与寒冷,全身心投入到眼前的工作中。
这是我身边的钢铁人,一条戈壁滩上的风景线,他们的意志如同钢铁般坚不可摧,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无法折断他们的意志。他们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引人流泪的话语,默默无闻是他们的表面,他们用自己火热的心点燃了冬季,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胡颖炜)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