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毗邻黄海的连云港灌云县,在初春的季节里仍旧没有逃脱湿冷多风的气候肆虐。而致力风电工程施工的机电公司建设者们却要在恶劣的环境中,对抗19米深的淤泥层,开始风机基础施工。这样的难题,带给他们的不是阻碍,而是崭新的挑战,是他们建设风电工程追梦路上的“筑基石”。
和风灌西100MW风电场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圩丰镇东部。风电场场址为L型,东西长约7.8km,南北长约12.8km,总面积约16km2,规划装机容量为100MW,共需布置50台风机。风机机型为金风GW115-2000,轮毂高度100m,叶轮直径115m。每台风电机配置一台箱式变电站,单机容量2.0MW。机电公司主要承担其中的46台风机基础、箱变基础和接地安装工程。
不忘初心 砥砺奋斗
连云港和风灌西风电场属于古黄河冲击平原地貌,淤泥层较厚,深度可达19米,异常松软,为基础开挖增加了难度。如何在紧张的工期里,克服沿海土质松软的特点,完成数量可观的风机安装,成为工程的首个难点。这样的困境并没有阻挠风电建设者们的脚步,连云港项目的技术人员认真分析地勘报告,精心编写土方专项施工方案,提出了“采用长臂挖掘机、分层开挖、土方外运”的方法。在常规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施工人员采取加大放坡、分层开挖的施工工艺,按照每个机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基坑支护及开挖方式的选择,临近鱼塘、道路及鱼塘填筑等特殊机位进行钢板桩支护,从而降低了基坑周边堆载过多、土体压差过大、土方滑移的风险,保证了整个基坑边坡的稳定。
内外兼修 保质保量
基础环是独立风机基础重要的预埋部件,它承载着风机塔筒及风机等一百多吨的静载荷以及运行时巨大风力动载荷。所以基础环的安装以及风机基础的浇筑成为了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而它的安装也是整个工程最危险的施工工序。基础环净重19吨,吊车旋转半径接近20米,高空风力较大,安装精度要求高,规定误差小于2mm,高危险高精度作业让风电建设者们慎之又慎。三级教育、安全交底、班前交底、重大危险源辨识等安全保障工作一个都不少。
此外,风机基础钢筋绑扎、基础浇筑工序也经受了专业的质量考验。按照设计要求,基坑开挖完成后只铺设350mm碎石后就要立即进行垫层钢筋绑扎,而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淤泥层流塑性较大,这样无法保证基坑底部的稳定性。风电建设者们结合施工实际,对设计图纸进行详细优化,并顺利通过了设计、业主、监理、总包方的联合论证和质量把关。
风机基础浇筑要求必须一次成型,每台风机的基础浇筑需要14-20个小时,为了保质量的同时赶进度,风电建设者们实行倒班制,经常挑灯夜战、通宵达旦,仅一个月就完成13台风机基础浇筑工作,达到钢筋绑扎、模板支护、基础浇筑三项关键工序验收一次性通过的国标质量标准。
和谐同心 凝聚力量
技术交流讨论会是连云港和风灌西风电项目部的建设者们最常开展的一项业余活动。十几个人围坐一起,不论职务高低,凭着对风电工程的热爱,交流施工中的技术经验,探讨技术难题,让温暖走进每位建设者的内心。
从党建活动、党务知识学习、党员交流会,到劳动竞赛、施工现场技术指导,再到象棋比赛、文体比赛,又或是生日聚餐。一桩桩一件件,大事小情,都彰显了项目人员的热心、爱心和团结进取的精神。
“干就干好,做就做精”,是风电人心中的目标;“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是风电人心中的信念。秉承这样的目标和信念,他们不断追求,风雨兼程,在这片沿海的滩涂上不畏艰难险阻,尽心尽力描绘着风电蓝图。(徐家阳)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