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赛到最后时,就是一根头发丝之间的较量。”来自中国二十二冶机电公司的田立权,以分毫必争的精湛技艺在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钳工决赛中夺得佳绩,荣获银牌。在“全国技术能手”之路上,昂首阔步走来了这样一位新时代工匠。
在车间见到田立权时,他还在虎钳台前认真地锉削工件,眉头紧皱、目光坚毅,仿佛在雕刻一件艺术品。各式量具、工具整齐地摆放在台面上,透漏出他对待工作的严谨与仔细。在访谈开始时,他首先与笔者进行了热情的握手,一双大手十分有力,立马让人感受到了异乎寻常之处,他的手上布满了像刀刻一样的痕迹,再看到一旁堆积如山的铁件,足以展现出他为了备赛,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努力。
“我们遇到的第一道难关就是跨专业的理论考试,作为一名钳工像电气、液压这样的知识以往接触的并不多”,田立权边说边向笔者展示了手机上为了比赛建立的线上题库。他们为了尽快熟悉理论知识,在训练间隙也不舍得休息,而是拿起手机进行学习,队员之间互相提问,还设置了一些小奖励或者小惩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已经41岁的田立权,还保持着像学生一样的求知欲,四处请教相关专业老师,笔记做了一本又一本,刻苦地啃下了新知识。
在采访过程中,一束阳光照进了车间,田立权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公司信任我,我就一定不能辜负期望,吃再多苦也要争得荣誉回报公司对我的培养。”作为一名党员,田立权把责任扛在了肩头。钳工劳动强度很大,制作一件工件需要三个小时的时间,他为了比赛时能够发挥出最佳水平,给自己压的担子很重,训练计划排得满满当当,当完成一天的训练任务后,在吃饭时经常拿不起筷子、端不住碗,只能先喝水缓解一下疲劳。
田立权告诉笔者,钳工同时也是个精细活,一根头发丝的宽度往往就决定了成败与否。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手上有量,他一次次地磨炼自己的手感,不知锉没了多少块铁板,用“铁杵磨成针”的精神,让强悍的肌肉记忆准确把握了0.03毫米的锉削精度,成功获取了在比赛中制胜的关键。
赛场上也并非一帆风顺,据田立权介绍,比赛时用于平板找正的关键量具“框式水平仪”由于路途的颠簸出现了失准,与此同时卡具的旋转方向也与训练时完全相反。这意料之外的变化并没有使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兵惊慌失措,而是冷静果敢的迅速校调水平仪,在陌生的“反方向”里找到了正确的手感,一举夺得了高分,奠定了战胜其他29支参赛队伍的基础。此次成绩的取得,标志着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在中国五矿职业技能竞赛三项赛事中包揽团体第一,实现大满贯。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新征程上,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扎实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像田立权式的高技能人才,奏响了技能成才的“主旋律”,为公司高技术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任松)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