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工程的诞生依托于尖端技术作为牢固基础,科学技术的应用同时又掌握在人才手中,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一直致力于推动工程、科技与人才三方有机融合,提供智慧整合方案,坚持走高技术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以与清华大学重型装备研究所为平台的合作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为契机,共同与内蒙古北方重工集团签订了世界最大的3.6/1.5万吨钢管挤压/闭式镦粗冲孔液压机牌坊缠绕合同。牌坊缠绕是整个北重360工程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环,采用重型结构的剖分坎合制造、钢丝预应力新技术路线,此路线最核心的核心思想和内涵就在于将大型结构、重量和尺度大幅度下降,减少项目预算,提高经济效益。
但是,“新”就意味着首次,一些前所未见的问题不可避免地会不断出现。为了增加容错率,提高施工效率,顺利实现设备的现场组装,现场技术人员决定采用以设备机架固定、缠绕机器人运转为工艺的钢丝预应力缠绕和剖分坎合组装缠绕技术。整个缠绕工作由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机电公司与清华大学利用机器人缠绕共同完成,由二十二冶技术专家马创超组织进行第一片牌坊的钢丝缠绕试验。虽然缠绕过程由电脑编程操控机器人完成,但其属于实验改良阶段,首次在实验室外进行,并且是面对如此大吨位体积的设备件进行实际操作,设备性能以及人员操作经验不足等原因很快就暴露了出来。先是张力传感器出现故障,随后又出现断线、水温高等现象,在运转时检测中查出钢丝张力达不到要求数值。而此时第一片牌坊已缠绕完第26层钢丝,近30吨的钢丝需要拆除重新进行缠绕。马创超挺立在现场一动不动盯着这几十吨的钢丝被从牌坊上旋转拆除,身边的人都跟他保持着距离,似乎不敢靠近。他缓缓扭过身来对大家说:“我不知道大家看见这一幕心里是什么感受,反正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像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学生没有通过考试。”说完他又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在实验室中他进行总结反思,虽然此次牌坊缠绕技术的使用是全国首次,但并不意味着有大量的试错成本,下一次必须得成功,给企业一个满意的交代。马创超一直忙于工作,已经许久没有回家了,今天恰巧他的爱人来到现场看望,还带了一件特殊的礼物——亲手织的围巾。他把围巾紧紧地绕在了自己身上,此时突然他想到了围巾的织法,一件衣服看似复杂却也是由一根毛线、两根棒针织成。线头虽然千头万绪,但是一次也只能抓住一根线,配合两根棒针的精密协调合作才能织成一件漂亮的衣服。得此启迪,马创超组织全体技术人员改进牌坊缠绕方法,由多根钢丝齐头并进改为一次一根独立进行,同时为机器人设计增加绕线辅助设施,保证钢丝缠绕质量,最后将机器人运行程序整体复合优化,提高效率。事实证明,此项改进非常成功,牌坊上钢丝层质量稳定,可靠性高。随着牌坊钢丝缠绕机器人绕着优美的弧线旋转下落,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也大大提高。(任松)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