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端庄的站房、匠心打磨的细节、温馨舒适的体验……大雪节气过后的皖南五彩斑斓,在满图试运行的安九高铁安徽段,一座座融合地域文化的现代化高铁客站犹如一颗颗美丽的珍珠,镶嵌在长江北岸的青山绿水间,成为一座座光彩夺目的城市新地标。
精美站房有文化
安九高铁的起点安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区域内自然风光秀美,文化积淀深厚,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等美誉,安徽段4座车站均在安庆境内。
优秀的建筑可以讲述历史,传承文化。负责站房建设的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宁安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突出源头设计,精心策划方案,引进专家咨询,先后组织20多次研讨会,精挑细选站房设计方案和装修方案,下功夫增强建筑的人文属性;组织设计、施工单位与地方文旅史志部门多次对接,并参观站房属地博物馆,开展广泛研讨交流,确保地方文化元素能被深度理解、合理运用、准确表达。经广泛征求意见,他们确定安庆西站“皖江潮涌,华夏方舟”设计理念,潜山站展现山水文化设计理念,太湖南站以“日出平湖,禅宗圆相”为设计脉络,宿松东站抽象应用“高铁搭台、经济唱戏,帷幕徐启、好戏开场”的设计理念。
既要一站一特色,又要全线融为一体。宁安公司反复打磨每座站房装修方案,最终确定“金木水火、气象万千”的总体装修设计理念:安庆西站“金”主题,潜山站“木”主题,太湖南站“水”主题,宿松东站“火”主题,象征祖国大地“神州奋起、昂扬蓬勃”。他们精选地域文化元素,在站房候车大厅、进出站厅、售票厅、检票口等旅客视觉焦点处所,通过运用匾额对联、名人题字、巨幅浮雕等装饰手法,嵌入当地文化元素,让人过目不忘,潜移默化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创新绘就“工笔画”
一段时间以来,中小站房受设计总高度限制,候车空间普遍显得紧凑,空间压抑感较为明显。
宁安公司积极开展中小型客站空间优化课题研究,探索无吊顶装修,尽可能把空间让给旅客。针对无吊顶装修带来的综合管线排布、统一协调装修风格、梁上预留孔洞受力计算等问题,他们联合参建的设计、施工等单位共同开展研究攻关,改进候车厅混凝土梁设计,确保结构安全;充分运用BIM技术优化管线排布,有序集中穿越梁体预留孔,并同步进行遮挡装修设计,将潜山站一层候车厅净高由传统的5.4米提升至8.1米。“此项创新优化成果不仅显著提升了空间利用率和旅客候车舒适度,而且也向旅客展示了混凝土结构本身特有的刚劲有力的结构之美。”有关专家在现场观摩后指出,这项成果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图纸越精美,落地越不易。站房施工单位中国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在探索中创新,针对变截面现浇异形柱雨棚施工技术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的情况,积极采用“定制钢膜+弧形定制木模+盘扣架体系”进行施工,确保整个雨棚结构线形优美、细节精致。原设计开缝式幕墙铝板需要有序安装,他们根据项目工程进度推进需要及工程材料进场情况,组织攻关研究出一种结构简单且合理、安装安全可靠、能实现开缝式幕墙铝板无序安装的锁扣结构和施工工艺,并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实施效果良好。
站城融合新地标
建设服务运营、运营从建设开始。宁安公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积极营造绿色温馨的候车环境,让旅客看得见绿闻到香、听得清音走好路、留得住美感到爽。
坚持站城融合,打造地标建筑。宁安公司与地方政府紧密协作,统一站房和地方广场设计风格,结合地方市政规划和发展需求,与地方政府共建共享,及时对接商业开发、周边配套等建设方案,建设人畅其行、物畅其流、高效便捷的区域交通枢纽,打造城镇名副其实的城市新地标。
新地标必须外美内实。全线站房采用开放式售票厅,对“两区一室”进行开放式设计,以不同座椅颜色分区,处处体现现代高铁站的人文关怀。施工单位中国中铁建工集团在安庆西站一二期隔断处改实体封堵为玻璃幕墙,将室外秀美山景“框”入室内,形成面积达829平方米的巨幅山景图画,并设置吧台;对全线站房卫生间开展专项设计,充分考虑性别、年龄差异和残障人士需求,用不同颜色区分男女卫生间,降低儿童洗手台高度,同时设置化妆镜。
主辅一体,建设“皖美”家园。宁安公司注重附属房建工程质量,在综合维修工区房建施工中,与站房主体工程同标同质、同管同验,一次建成、一次投入、一次达标,注重场内绿化专业化设计、施工和上铁企业文化氛围营造,高质量建设美丽和谐的职工家园。该公司坚持需求导向,在山区的维修工区附近和作业通道口等处种植凤仙花等特效植物避免蛇虫伤人,在综合维修工区内同步建设工、电、供专业的实训设施、练兵场地,做到实用实效、“文武兼备”。
(新媒体责编:qiaoyidan)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