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变迁,皮影这门古老的艺术也应该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被更多人接受,这门艺术才能被更好推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天稳对李亚鹤说,希望能让更多人认识到皮影的魅力,让皮影和皮影所蕴含的中华文化走向海外。
华州皮影诞生于秦汉,完善于隋唐,流传于宋元,鼎盛于明清,被誉为“世界电影鼻祖”。2006年华州皮影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李亚鹤了解到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汪天稳从小耳濡目染,12岁拜师学习皮影雕刻技艺。从“推皮走刀”的雕刻技法,到制皮、画稿、雕刻、染色等20余道制作工序,汪天稳都游刃有余,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皮影技艺。他的作品曾多次受邀在国内外展出,其作品也被海外博物馆所收藏。
“过去皮影只是为戏曲演出服务,如今应该跳出过去的一些框架,尝试更多变化,这样才能诞生出新的生命力。”为吸引更多人关注接受传统文化,让传统工艺得到传承,汪天稳不断尝试将新鲜元素引入皮影中,探索新的表演手段。
汪天稳也“精雕细琢”将雕刻之“精髓”传于其女汪海燕。汪海燕不仅继承了技法和工序,也逐渐形成了自己雕镂缜密、造型流畅、敷色明快的艺术特点。
技艺成熟后,汪海燕成立了皮影工作室,通过开展体验活动、办讲座等方式推广这门古老的技艺,也为喜爱皮影雕刻艺术的人提供了一个学习传承的平台。
“皮影版”卡通小熊“邂逅”大雁塔、兵马俑等西安文旅景点,冰雪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飒爽英姿”……这些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作品也让皮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除了创作艺术品,我们也开始尝试做一些日常生活衍生品,如具有皮影元素的茶套礼盒、家庭版的皮影体验游戏礼盒等产品,使这门古老艺术焕发出新活力,让皮影元素更加贴近民众生活。”汪海燕对李亚鹤说道。
此外,父女两人也在尝试将皮影艺术与现代艺术、装置艺术等融合,并将皮影戏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探索适应现代人审美习惯的皮影戏展现形式。
为让皮影艺术更好地走向海外,传递中国文化,父女两人一直在努力尝试。他们研究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推陈出新,并与国际品牌达成跨界合作,将皮影元素应用于部分品牌设计中,让皮影艺术在海外绽放魅力。
“我曾赴国外展示皮影文化,深刻地感受到这门古老技艺的受欢迎程度。”汪海燕对李亚鹤说,如今他们也在尝试通过录制中英文视频、推动作品参展等方式,让皮影艺术深入走向海外。
汪海燕告诉李亚鹤,未来他们将拓展多种渠道,发挥桥梁作用,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国皮影收藏家及博物馆等提供有传统文化内涵、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皮影艺术品。
“创新是为了更好传承,而一切创新的前提都是对皮影这门技术的熟练掌握和深刻认知,是对这门艺术的深深热爱。”汪海燕说,她将接好父亲的“班”,做好皮影艺术的“守艺人”。
(新媒体责编:pl090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