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个“世界海员日”到来之际,大连海事大学航海技术学院2016级学生张鲁作为一名准船员,向记者讲叙了他与航海结缘的点点滴滴。
“没有海员的贡献,世界上一半的人会受冻,另一半人会挨饿。”那是高三的一个下午,回校的学长在与我们交流时说。
“这是怎样的一个职业?”我问学长。“远洋海员要驾驶几万吨到几十万吨的船舶,有的个头都要比航母大得多;把‘中国制造’运出去,把国内需要的物资运回来。你能想象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自己驾驶巨轮劈波斩浪的样子吗?”
高考结束后,我报考了大连海事大学航海技术专业。四年大学时光,我从老师们那里听了许多他们跑船时的故事:加拿大清晨的森林,雾气升腾;赤道地区的“无风带”,神奇无比;苏伊士运河沿岸,风光旖旎;海盗出没的索马里海域,惊心动魄。在一个个横跨几代人的故事里,也看到了远洋海员在船队的发展壮大中、进出口船载商品的变化中、与各国人民的交往中,切身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盛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看到了并不为人熟知的海员在不为人熟知的远洋运输中一直在为海运强国、交通强国贡献着蓝色力量。
在大三的实习中,我对海员这个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巨轮航行不仅靠舵手,还需要二三十人的团队紧密配合、团结协作;劈波斩浪,或许有晕船的不适,但更多的是要把好舵轮,在风浪中勇敢前行;海上工作与看不完的美景相随的还有长时间看不到陆地,不过与之匹配的是简单纯粹的社交关系、真挚无私的兄弟情。每当想到这些,我总是热血沸腾、很是向往。
我向父母说了自己要做一名海员的想法。父亲很支持,他告诉我“男子汉就该出去闯荡”,在他的劝说下原本不希望我出海的母亲也开始支持我的决定。有了父母的支持和对海员这一职业的充分了解,毕业季来临时,在攻读研究生和就业之间我选择加入招商轮船成为一名远洋船员。
“与‘跑船’‘出海’这些说法相比,我更倾向于把自己未来的工作称作‘远洋运输’,称自己是‘海员’。浩瀚海洋,因为有了远洋运输才更加灵动;万顷碧波,因为有了海员才显得更加澎湃。” 张鲁对记者说,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投身祖国航海事业,在海上闯荡出一片天地,向全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海员的雄姿风采。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