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49岁的邵宏琴高兴的是,“成团”20余年,她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团名和标识。
“三八”妇女节前夕,邵宏琴所在的中铁一局集团西安电务公司信号女子班组,被公司授予“向阳花”班组称号,还配发了精致的臂章。
“向日葵特别能代表我们,我们身着橘黄色工服,热情、阳光、充满活力。”拿到臂章,邵宏琴迫不及待地给组员佩戴。
邵宏琴(左)和组员进行业务交流。新华社记者 张斌 摄
这个信号女子班组成立于1994年,参与建设过京九铁路、兰新铁路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兰新铁路复线建设时,我们班组就是骨干力量。”邵宏琴言语里满是骄傲。
从普速火车到“复兴号”高铁,邵宏琴见证着中国铁路事业的迅猛发展,也见证着女子班组的更新换代。
“尽管组员面孔在变,但女子班组的初心一直未改,就是要用匠心来完成每一次工作。”邵宏琴说。
赵妍(左)在进行日常训练。新华社记者 张斌 摄
如今,“向阳花”班组共13名组员,除邵宏琴,其余都是90后,最年轻的组员苏文今年只有22岁。尽管面对的是同自己孩子一般大的年轻人,但邵宏琴的要求一点都未放松。
“信号系统,通常被认为是轨道交通的中枢大脑,因此我们工作时要特别严谨,容不得半点马虎。”邵宏琴说。
组长的严要求,大家感触很深,有时干完活工具摆放不整齐,就会被批评。“组长还要求,对待工作要像完成工艺品一样,排布线路要排出美感来。”苏文说。
但她们发觉,这种严格要求促使她们成长更快,“不但技术上长进了,思想上也成熟多了”。
邵宏琴(右)为组员讲解机柜配线要领。新华社记者 张斌 摄
“刚工作时,因为都在轨道边、隧道里,感到枯燥、迷茫;但是愈工作就愈觉得需要努力的空间还很大。而且看着自己参建的轨道通车,心里就有成就感。”24岁的组员赵妍说,“现在我觉得,在这方舞台上,只要我们善于钻研,就一定会绽放光彩。”
邵宏琴发现,年轻人的加入让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越来越强:在秦岭深处湿冷的冬季里,她们主动请缨参与阳安铁路建设,精准接通数万根细小的信号线缆,无一差错;在上海,她们响应号召留守施工一线,细致耐心完成节点施工任务,得到身边工友一致褒奖……
向阳花班组在进行日常训练。新华社记者 张斌 摄
近年来,这个女子班组先后获得了“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陕西省“工人先锋号”等诸多荣誉。
“这些荣誉是鼓励,更是压力。”邵宏琴说,“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团名,算是重新‘出道’,而且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我们要进一步精进工艺,创造更多可能。”
(新媒体责编:xmtqyd)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