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女子被安保人员拖离西安地铁视频曝光引发网友热议。网传视频显示,一位身穿黑色连衣裙的女子与一位男子发生口角并产生肢体冲突。随后,该女子被身穿地铁安保服的工作人员强行拖拽出车厢,致该女子身体大面积裸露,个人物品散落一地。针对该事件,交通运输部官方微博9月1日上午回应网友评论称,“已上报该事件,正在处理”。
现场视频流出,西安地铁女乘客被拖离事件引发轩然大波。地铁安保虽是以“维护车厢秩序”为初衷,可其手段之野蛮过激,大大消解了行为的道德合法性。事发之后,风口浪尖的西安地铁遭遇了全方位的质疑。现代社会,一名女士的体面、隐私和人格尊严被公然羞辱。此等恶劣之事,动摇了公众关于地铁这一公共空间最基本的认知预期和信任基础。
一个基本的常识是,任何保安都没有执法权,特别是没有“强制力”。并不是说在公共场所维护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的安保人员,就可以被转授或自授某种“公共权力”。就此而言,西安地铁的保安,本就无权把女乘客强行拖离车厢。这貌似是尽责履职,实则是越界侵权。更不用说,在拖拽过程中还致使女性“衣不蔽体”,这完全是错上加错、一错到底。
根据现有信息,大致可以判断,涉事女性确实存在着行为失当,其言语谩骂、大吵大闹、肢体冲突等情形,严重影响了乘车秩序。面对这一突发情况,车厢内安保人员确实该采取措施,比如说提醒、制止、劝离,或者是控制事态等警方到场处置等等。但现实中,地铁保安却采取了最“直截了当”也是最强硬偏激的措施。
车厢内的乘客急于恢复秩序、清净乘车,这构成了一种封闭场景下的“多数人意志”,这种情绪推着地铁安保瞬间膨胀,乃至胆敢“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们自以为做着正确的事,不知不觉就变得暴戾和过激起来。该事件暴露出西安地铁在法治教育、状况演练和标准化职业培训等方面的不足。内控不充分、内功不到位,遇事难免失态、失格。
虽然在该事件中,涉事女乘客的“惨况”不具备普遍性,可是公众还是不免担心,公共空间内个体的尊严与体面,如何能得到彻底的保障?捍卫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与维护公民隐私权利、人格权利,理应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
(新媒体责编:xmtqyd)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