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龙舟之乡”,顺德端午龙舟文化历史悠久。每年农历四月初,顺德各个村居纷纷活跃起来,乡中贤达忙着筹备端午节扒龙舟,从起龙仪式到张榜“标红”、公布“赏格”、赛事安排,沸沸扬扬,把气氛张罗得火红火热。
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其中包括饮酒辟恶祛邪、龙舟竞渡、食粽子的习俗。《古今事物原始》引《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闻一多在《端午考》记载:“越族拜龙,每年于五月初五行盛大的图腾祭,于水上作龙舟赛。”此风俗后来与悼念屈原相联系,使端午节有了纪念先贤之内容。至魏晋南北朝,端午辟恶,“采艾以为人形,悬于门户上,以禳青气”。饮菖蒲酒开心窍,祛痰湿以驱瘟病。隋唐以后,端午节渐渐演变为娱乐活动,“厨人尝散热之馔,酒正行逃暑之饮。”明清以后,龙舟竞渡规模愈来愈盛,酒酌金卮满,盘盛角黍香。“艾人驱瘴千门福,碧水竞舟十里欢”便形成一种民间风俗。
顺德人喜欢扒龙舟,契合顺德人以水为财、风生水起的进取性格。1980年10月1日,三洪奇两岸彩旗猎猎,锣鼓喧天。在龙舟大赛颁奖台,十多丈长的棚架上摆放着罗伞、高标、金猪、坛装红荔红米酒,盛况空前,场面壮观。来自省内外71支龙舟代表队,100多艘龙舟在三洪奇海面奋楫争先,上演了一场精彩的“速度与激情”的竞赛,近10万人在三洪奇岸边摇旗呐喊,喊出压抑在心头的闷气,喊出充满活力的新气象。
1983年,香港举行第八届国际龙舟比赛,顺德龙舟队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赛场,高手如云,群雄角逐,顺德龙舟队不辱使命,一举夺取男子龙舟公开赛和国际龙舟赛的两项冠军。各国运动员看到出神入化的“顺德桡法”,一个个目瞪口呆,顺德龙舟队队员虽然个子不高,然而,他们挥舞木桡速度之快捷、频率之高效、动作之齐整,像刮风闪电一样勇猛直前。这正是顺德龙舟力压群雄的精气神。
历史留下了难忘的镜头,顺德龙舟队员高举着红荔红米酒庆祝,他们用冠军的奖杯,盛满志气和荣誉,盛满激情和梦想,为家乡争脸,为祖国争光!从此,有赛龙夺锦的地方,就有红荔红米酒的飘香,就有炙热的乡音在加油。
如今,龙舟竞赛在珠三角社会民间生活中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每一艘龙舟与乡村中的社庙都紧密联系,社庙的龙舟如同社庙供奉的神仙一样,是守护地方的神灵。一艘龙舟,往往牵动一条乡村的民心,维系一方水土的民意。
每年端午节龙舟赛,村民不分男女老幼为之呐喊助威,胜利夺标之后,饮红荔红米酒,食龙舟宴,全村宴庆。岭南乡村这种特有的精神,薪火传承,弦歌不辍。
红荔红米酒已然成为端午龙舟宴上的必备酒水。一是醇香甘滑、绵甜爽净的红荔红米酒与琳琅满目的粤菜美食揖让相融、彼此激发——醇香的红荔红米酒令佳肴滋味更淡雅清新,清新素净的美味佳肴又使红荔红米酒更醇雅甜香;二是寓意着红红火火,事事顺“荔”的红荔美酒,与美食搭配,是人们美好期盼的浓缩表达。
红荔红米酒始于岭南,但米香清雅、绵甜爽净的滋味却让你在世界任何角落都会记起家乡的人和情,记起龙舟精神,在水乡人民中代代传承!
(新媒体责编:wa1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