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作为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以名画为蓝本的"绣画"则是以绸缎为纸、以丝线当墨、以绣针做笔,创作出独立的艺术作品。
绣画虽然是绣的,却与画难分仲伯,在对照原作的基础上,不露针迹,不显线痕,要求神形兼备,甚至精彩处比画更胜一筹,才会呈现艳惊四座的绣画作品。近年来,绣画屡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如2009年的《奥巴马总统全家福》、2013年的《普京像》等等。在拍卖市场上,更是水涨船高,不断涌现出千万级的作品。
刺绣大师卢建英耗时5年创作、以曾后希名作创作的《夜宴图》绣画在2015年江苏龙城秋拍中拍出1035万天价
2011年,以古典名画《耕织图》为蓝本,被誉为神针妙绣的乾隆御制《耕织图》绣画作品在北京瀚海2011年秋拍中拍出了1023万天价
临摹名画本身就非常不容易,更何况是以针代笔,以丝为墨来进行描摹,一片叶子在画家手里不过一笔的时间,但是在绣娘这边,往往要准备由深到浅的各种颜色的数十根丝线,通常的蚕丝线还嫌粗,要劈成若干细股。据苏绣大师沈寿的第三代传承人、国礼大师姚美珍介绍:“为了绣制的精细,颜色过渡的自然,选好的丝线还要进一步劈丝,而每根丝线要被劈成三十六丝(头发的细度约是十二丝),才能在刺绣中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北京华辰2012春拍中,姚美珍等大师以郎世宁名作为绣本创作的《百骏图》绣画拍出166.75万
由于以沈寿名字命名的苏绣流派——沈绣因写实、逼真、传神,具有无与伦比的高仿真刺绣效果,在还原名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被称为仿真绣,美术绣。目前沈绣早已走出了传统手工艺的范畴,展现出独立的艺术地位。近年来,沈绣艺术家成为国际各大顶级艺术节纷纷青睐的对象。例如著名的沈绣艺术家姚建萍以宋代名画为绣本创作的《骷髅幻戏图》在2017威尼斯双年展进行展出。威尼斯双年展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并且其资历在三大展览中排行第一,被人喻为艺术界的嘉年华盛会。
这种“远看是画,近观是绣”的绣画艺术在威尼斯国际双年展中让国外艺术爱好者流连忘返
(新媒体责编:shang08050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