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是人对自身思想行为最原始、最真实的记录。看似不过一部流水账,实则凝聚千秋家国史,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历史的见证人、记录者。”洛阳日记博物馆负责人王延水说。
6000余件藏品,包罗古今中外。正值五一假期,记者走进位于洛阳第一高级中学图书馆三层的洛阳日记博物馆,不同时期、种类齐全的日记、书籍和手稿承载着每个作者的独家记忆,令人震撼。
“作为一座大型日记专题类博物馆,我们收藏的手稿日记有3000多本,以‘开国大典’的日记手稿最为珍贵。这本日记封皮已经找不到了,日记主人是什么身份也无从考证,但是日记字迹清晰,完整还原了‘开国大典’现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激动的心情。”王延水说。
日记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文体,或源于古人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据考证,西汉经学家刘向在《新序·杂事一》中写道:“司君之过而书之,日有记也。”明清时期,日记写作达到鼎盛,当时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等很多都写日记。
博物馆内,一块展板展示了恽代英制作的贺年片,上面印有“诸君欲从一月一日起作日记,今日为一月一日矣”等字句。在恽代英看来,日记是“最良的修养方法”“最良的求学方法”和“最良的练习文字方法”。1919年元旦,他便制作了这一特殊的贺年片赠送友人。
“日记博物馆由民间人士捐赠藏品,洛阳第一高级中学筹建,我们整理了日记的发展脉络,并梳理出日记中有价值内涵的记载,比如恽代英提出的写日记的三点益处及保证日记不间断的三种办法。”王延水说,这样可以配合学校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