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质感人的视频截图,该视频介绍了“实力哥”的壮举
在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一个小镇——尤基亚的葡萄园里,一列不同寻常的火车奔驰在葡萄园里,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葡萄尚未绽出新芽。其实,要用“奔驰”来形容这列车还是很勉强的,因为它只有普通车的六分之一大小,行驶也不靠柴油或者电力,而是依赖于真空电力和重型磁铁来获得动力。
它的建造人——一位89岁高龄的老人——相信它会改变世界的运行。
老人的名字叫马克斯·施利格(实力哥),是一位功成名就的工程师。他拥有的不仅仅是这一片葡萄园,还有家族企业Flight Rail 公司,不过该公司的唯一产品是“Vectorr系统”,这一系统有着独一无二的驱动方式:在钢轨之间铺设一根直径为12 英寸的聚氯乙烯管,这根管子外连一台泵,这台泵的作用是排尽管中的空气或将空气注入管中。管中有一个被施利格称为“推力车”的器械,推力车通过磁铁跟火车连接起来,形状和大小都跟西瓜类似,就是它在真空动力的作用下在管子里来回活动,因而带动火车车体运动。
如此奇妙而又颇具灵感的杰作,其工作方式某种程度上有点类似于大名鼎鼎的超回路列车,只不过在管道中运动的是车不是人。不过,就像为超回路列车倾注心血的人一样,施利格相信这是交通工具的未来之所在。“我们总能在哪儿找到一些有着共同理想的人,然后拼尽全力去实现它。”施利格说。
“实力哥”其人施利格身高超过六英尺,后背笔直,满头白发,一双蓝眼睛炯炯有神。尽管年事已高,他依旧开着他那辆通用公司造的皮卡,驱车在葡萄园里往来的时候还不忘指点他种的不同品种的葡萄——从赤霞珠、苏维浓到梅洛、西拉。当年份好的时候,他可以收获500吨葡萄,卖给酒厂赚个好价钱。
那年他十七岁,赶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巴报名入伍海军,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一艘潜艇勤务舰服役,在那儿担任冶金、高强度磁体以及核废料管理方面的工程师,这一呆就是数十年。他拥有“旋转式等离子火炬”、“有毒废物处理系统”以及与上述列车相关的“磁力输送模型”等24项专利。 在20世纪90年代,施利格卖掉了自己的冶金公司后开始种植葡萄。“为什么不呢”,他说,“我又不是没有地方可种,毕竟在实验室和工厂工作了一辈子,换个活儿干岂不是更有意思。”
但施莱格毕竟不是戴克里先,后者辛勤工作了一生,晚年归隐乡间,静静地照料着他的农场。 葡萄对施利格来说只能是一个副业。他真正想做的其实是把Flight Rail 列车变为现实。
其实,还是无法归隐。
“大气铁路”施利格其实是把19世纪20到30年代法国和英国的铁路工程师们曾经设想过的“大气铁路”概念重新提出来了而已。如果可以把火车头以及燃料同剩余的车厢分开的话,不仅列车的重量大大减轻了,列车的运行效率也会更高,速度也会更快。整套系统的工作原理跟Flight Rail极为相似,只不过是将连接车头和车厢的磁铁换成了活塞而已。工程师们用皮革将插槽密封得严严实实,还给皮革上涂了一层牛油,以保护它免受外界什么的损害。
不用车头作为动力的火车,利用气压使车体沿轨道前进。图片来自《科学》杂志。图片来源:Universal Images Group/Getty Images
不过问题是,牛油可能会把老鼠引过来,再加上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大气铁路”并没有预想的那样完美运行,因此这个设想也就渐渐束之高阁了。“如果他们当时拥有我们现在的高强度磁体的话,那么他们就能完成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事情了”,施利格说。
施利格从小就喜欢火车模型,不过却从未想到有朝一日真的会从事现在这样的铁路工作。他说,大概20年前,他曾设想过利用真空动力使一列火车动起来——这个想法可从来没有人实践过。(在一本讲述各种失败的发明的书里,他儿子找到了古老的“大气铁路”的方案,迄今为止还没人有动力继续这项研究。)施利格就是那会儿上手这个研究的。跟所有媒体报道的的创业者完全不同,施利格从没有什么灵感一闪茅塞顿开的时刻,让他能一下子找到成功的坦途。他可能发现的只是一个不错的点子。当有什么问题出现时,他苦思冥想,在解决问题之后又继续埋头苦干,建立一个又一个的模型来验证他的理论。
大约两年前,施利格感觉各方面条件都已成熟,他可以先建造一个有标准系统六分之一那么大的实物,以便把长久以来的想法变成现实。于是他造了一列车出来,大小可容一人躺在其中。这列车主要是为了论证将动力源从车头移至轨道可能带来哪些好处。结果,他发现这台列车可以轻易地克服传统列车无法逾越的陡峭坡度,而且在运行时噪音更小,也不需要什么有碍观瞻的高架输电线路,制造真空动力的泵也可以用可再生能源来驱动。(当然目前施利格用的还是柴油发电机。)
施利格畅想着自己的作品在高速路或是其他地方奔驰,车上满载着旅客或是货物。至于细节,他留给了其他人去设想。到目前为止,他只是想证明列车的动力还有其他更好的来源。“现代人似乎都被今天这种标准的轨道列车给局限了,思维被禁锢住了,”施利格说,“我觉得人们想法到这儿之后好像就停滞了。”
19世纪法国圣日耳曼大气铁路的主要机车。图片来源:Heritage/Getty Images
实战施利格看上去并不像是所谓典型的科技幻想家,而他所在的尤基亚也跟硅谷没什么共同之处。但是,他很认同你在硅谷耳熟能详的一个理念——如果有更好的解决方案,那就果断使用它。正是这样的理念促使投资者们蜂拥而至,为超回路列车和隧道迷宫计划投资数十亿计金钱的原因,而后者被马斯克长年挂在嘴边,据悉会改变交通格局。这也是为什么超音速商业航空旅行的梦想依然存在的原因,人们依旧梦想着让车飞起来。
然而这些愿景某种程度上都是建立在对现实的盲目基础之上的。超回路列车可能不会像它的支持者所说的那样快速和高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不能付诸实践。马斯克的隧道迷宫也许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拥堵,但他永远不会获得使他的想法落地生根的足够许可。速度超过声音并不难,难的是使之商业化。飞行的汽车也不能毫无约束地肆意飞行。
施利格和自己的家人知道他们的理念还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但他依然没有放弃,每周运行好几次列车模型,试图解决控制系统的问题。他的下一步计划是打造一套实际尺寸的列车模型,不过这就需要相当数目的投资了。任何这类大型设施项目都会伴有环境问题、环境评估、政治斗争以及资金等棘手问题。
施利格仍然信心满满。1993年他父亲去世的时候,施利格说,“他告诉我要继续前进”。不过施利格也知道自己的事业未来还得由儿子来继续。谈及这么多年来花费时间和金钱,施利格说:“我认为这是值得的。可能我有生之年不会看到这项事业的成功,可它还是值得的。”
言辞坚定,他是真开拓者。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