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消息一出,犹如平地春雷,响彻大江南北。国家设立雄安新区,将为我国交通运输业带来哪些新的机遇?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国家规划设立雄安新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选择。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设立雄安新区,解决“大城市病”
作为未来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新枢纽,雄安新区选址的确定,除了其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比较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基本条件等优势外,交通成为重要考量因素。
解决“大城市病”难题,要将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有力、有序、有效地疏解出去,需要一个集中承载地。客观上,规划建设这个集中承载地既要依托北京、天津、石家庄等现有大城市的资源,又要交通便利、地理条件适中。综合来看,该区域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现有多条高速公路、铁路,可比较快地基本形成与北京、天津、石家庄半小时通勤圈。
据了解,目前在雄安新区北侧,通行的有津保高速铁路、荣乌高速公路。其中,津保高速铁路设有白洋淀站,距离新区只有十几公里,从白洋淀站向东到天津每天有11对高铁,向西到保定有9对高铁,并与京石客运专线连接,去往北京的交通较为便利。高速公路方面,东西走向的荣乌高速公路容城站距离雄安新区核心区只有10公里左右。从容城站口向西行驶15公里,可直达京港澳高速公路,向东行驶30多公里与大广高速公路连接。
高铁和城际铁路网已提前规划
记者查阅发改委网站发现,去年12月发改委批复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初步估算投资约2470亿元,其中涉及雄安新区的安新县和雄县的白沟。
规划提出,到2020年前实施北京至霸州铁路、北京至唐山铁路、北京至天津滨海新区铁路、崇礼铁路、廊坊至涿州城际铁路、首都机场至北京新机场城际铁路联络线、环北京城际铁路廊坊至平谷段、固安至保定城际铁路、北京至石家庄城际铁路等9个项目,总里程约1100公里。
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规划方案提出发展目标,以“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大通道为主轴,到2020年,与既有路网共同连接区域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实现京津石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0.5~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0.5~1小时交通圈,有效支撑和引导区域空间布局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远期到2030年基本形成以“四纵四横一环”为骨架的城际铁路网络。
建设绿色智慧交通体系
“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要想建设智慧城市,搞好基础设施是前提。既然要“智慧”型,必然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非常高。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互联网+交通”处于排头兵位置。雄安新区总体规划征询意见中特别注重绿色低碳:“绿化比例达到百分之三四十,比一般城市高。基本都是轨道交通,货运都用轨道交通,减少汽油、柴油的排放。”根据规划,雄安新区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为避免重蹈“现代城市病”之覆辙,雄安新区应做好综合交通系统的顶层设计,建设绿色智慧交通系统。
绿色智慧交通系统的建设是实现雄安新区发展目标的重要一环,雄安新区与京津之间交通的高效便捷联系对雄安新区的发展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雄安新区要建设开放发展先行区,实现与京津冀三地机场“无缝对接”也是必要之举。其次,雄安新区内部交通系统的发展目标是建设绿色交通主导的综合交通体系。
陆化普说,新区应以轨道交通为骨干提供通道运输服务,以常规公共汽车交通为主体实现高可达性,以共享单车为补充,建设末端交通绿色、先进、高度智能化的世界一流交通系统。他说,借鉴国际城市交通发展经验,实现交通枢纽与周边用地的一体化开发是建设生态城市和绿色交通系统的关键。
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发展高端高新产业
“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长期以来,京津冀地区的环保压力一直很大。既然要打造生态城市,雄安新区势必会对区域内的在售及在用汽车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一方面是加快黄标车和老旧车的更新与淘汰,另一方面则是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汽车。雄安新区的设立将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在新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要求下,按照2016年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情况分析,预计将会增加新能源汽车的整体需求。
“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自主创新与转型发展是当前汽车产业升级的内生动力,近些年在国家鼓励创业创新的大环境下,围绕汽车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企业层出不穷。雄安新区成立后,在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吸收优质资源方面或许会出台一些鼓励措施,这将为传统车企以及汽车类创业公司的下一步布局与发展提供了新选择。
共享
“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可以预见,雄安新区都将是共享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发展先行区。”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设优质公共设施,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在共享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优质公共交通服务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将成为雄安新区的“样板”之一。与雄安新区经济、人口、产业、市场飞速发展齐头并进,一些新型优质公共服务也会将之作为重点推广区域,并与当地管理部门携手,推出一些适应当地的项目,其中自然会包括网约车、分时租赁、共享单车等新业态。
对汽车相关产业释放巨大红利
智能交通建设将是未来新区建设乃至全国各大城市建设规划的重点,在交通服务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雄安新区必将是先进交通系统展示的机遇、智能交通系统大显身手的舞台。新一代智能公交系统、智能停车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物流系统、智能共享单车系统等将会走进新区生活。雄安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将为布局在当地及周边的汽车相关企业进一步“走出去”带来重大利好。
雄安新区的建设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商用车、乘用车、清洁能源汽车、智能汽车(交通)、汽车市场乃至汽车金融的发展都将释放出巨大的红利,值得所有汽车人关注与期待。
另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将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新区发展活力,这一点也将对企业产生巨大吸引力。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体制机制改革与管理思路调整的关口,这其中会有怎样的机会,想象空间很大。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雄安”。今天流行的这句话并非豪言壮语,它是时代的选择,更是历史的承诺。雄安新区地理区位和生态环境优越,发展起点高、创业条件好,具有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优势,将成为空间布局合理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重要支撑。
记者以为,对于雄安新区的畅想,它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中国梦”。雄安新区建设以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同步发展所带来的,更应该是围绕城市化、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生态化等方面建设的新历史机遇。未来的雄安新区交通发达、环境优雅、集约高效,不仅有便捷高效的绿色交通主导的综合交通系统交通、富有魅力的创业环境;又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激情的生态城市,实现居住与就业均衡、公共设施和生活设施配套完善。国家设立雄安新区,将为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带来许多未知的机遇和挑战,让我们拭目以待!
燕赵大地,春潮涌动。正奏响开创历史,引领发展的澎湃乐章。面向未来,雄安风景这边独好!(本刊记者 申爱萍)
(新媒体责编:zs1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