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政府不熟悉新媒体表达要求,习惯性地采用官话套话,有时甚至给网民造成掩饰错误的感觉;有时候因未能理解“好好说话”的要义,即便是善意的表达也会导致误解。舆情事件发生后,如何更有效地发布信息、表达态度并传递给公众,如何理解“好好说话”的要义?
1.说公众最想知道的
舆情事件发生后,一些部门经常因发布通稿语气、表述、修辞不恰当引发次生舆情。官方就某一事件表态时,尤其是因自然灾害、生产安全、暴力袭击等导致的致死致伤情况,切忌官话套话,空洞煽情。网上流传着这样的段子来总结某些部门不恰当的回应:“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群众情绪没有不稳定的……”虽有些恶搞,但也反映出八股腔、单调劲和死板气。
舆情事件发生后,“好好说话”,就是要第一时间告知公众最想知道的,已经实施或者正在启动的措施,展现负责任的形象。不断针对各种声音甚至传言谣言,及时更新信息解疑释惑,或者号召公众参与到救助行动中来。
2. 切忌不留余地
舆情事件发生后,有些部门在信息披露时,一些用词用语过于绝对,如“无可奉告”“纯属无中生有”“无论谁都无法完全解决”“从未听说过相关情况”“没有隐瞒任何事情”“问心无愧”“我刚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等,没有为纠正差错、解决问题留下回旋的余地,且给人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这样很容易激起网络舆论的不满甚至围攻。
假如在被问及敏感问题、未知信息等,要注意让敏感问题脱敏、承认暂有未知晓的信息,并且体现出立即纠错、全力补充的勇气。
3. 适当以退为进
一起负面舆情事件发生后,一些地方为了维护自身形象,急于掩饰错误甚至自我表扬。这种情况下,适当“自黑”,以退为进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